回到家,不光李卫国、李锁回来了,老林头也跟着来了,还带来了一箩筐的土鸡蛋,三桶大豆油和两大袋子面粉。

        “爸,您咋来了?”林素华心里热乎又愧疚,还有十多天林建宇就要办婚宴,家里正是用人的时候,她不但帮不上忙,还耽误娘家事,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快跟我说说小吃摊。”老林头接过李笙端来的温开水,一口喝进,他擦了把嘴就急问道。

        李卫国去的突然,只粗略说了说小吃摊的事,老林头虽只听了个大概,但关系到闺女女婿挣钱养家,他立马和老林婆、林建宇兵分三路,挨家挨户的收购李卫国列出的粮油米面菜。

        粗略的收齐了几样食材,他就一同跟来了县城。

        “多亏了小笙,要不然我们两口子还一闷头扎在厂子里呢。”林素华感叹道,就把棉纺厂停工,李笙提议小吃摊的点子细细道出。

        李卫国也附和道:“可不是,厂子一说没个准点的停工,我这心一下就慌了,从昨夜到今儿上午,脑子光琢磨厂子了,越想越怕,压根没心思想别的。得亏了小笙啊,给家里指了条道,咱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两眼一蒙黑没事干,只要能给家里挣钱,别说摆摊,让我去挖矿扛大包,那都没问题。”

        “爸,这才多大点事,哪用得着挖矿去。”李笙哭笑不得。

        老林头慈爱的拍了怕李笙的肩膀,作为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他明白李卫国的难处,就道:“你爸是怕苦了你们娘几个。”

        “小吃摊这主意正的很,甭管挣多挣少,钱都落自个口袋,比给公家干活也不差。”老林头举双手赞成,从前林素华对娘家是报喜不报忧,以至于他和老林婆都不知棉纺厂到了快干不下去的地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