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体育 > 赛点 >
        “40:15”,斯塔霍夫斯基的发球局。

        按道理来说,这一局就是斯塔霍夫斯基的囊中之物了,高文的发力显然还是没有能够冲击到斯塔霍夫斯基。

        但高文并不这样看,发力,不仅仅是为了破发,同时也是在寻找破局的方式,他需要坚定不移地试验下去,为后续比赛奠定基础;而且,面对斯塔霍夫斯基如此级别的高手,高文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一发,内角。

        高文非常细致地观察斯塔霍夫斯基的发球动作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特别的动作习惯,而这些习惯往往就能够成为预判的基准,比如抛球,稍稍高一些稍稍低一些,在身体前面一些后面一些,击球点早一些晚一些,这就能够区分出一发和二发、内角和外角的差异。

        只有非常少数球员才能够隐蔽自己的发球动作,让对手无从判断。

        但是,即使明白这些也不是每次都能够判断准确的,主要还是因为网球场地比较大、距离足够远,然后还有阳光干扰,再加上网球那么小颗,所以仅仅凭借肉眼很难准确判断。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文更需要不断观察、持续观察。

        大脑才刚刚判断出来“内角”,身体条件反射就已经做出反应,整个人直接冲了出去,但来球速度比想象中快一些,挥拍空间已经不足,于是高文就用双手反拍顶了一下,没有引拍动作,只是用手腕动作撞了回去。

        嚓。

        借力打力。

        因为高文放弃引拍动作,只是顶了一下,所以回球节奏非常快,压缩了网球的空中飞行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