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谁都知道,想要保证氦气供给的安全,那你只要在自己的版图内,找到储量丰沛的矿井不就完了。但关键是咱们国内真的储量太少了啊!你就说氦气这种气体,其实就是天然气田的伴生矿。而这ng其实也和石油一样,在咱们国内都属于稀缺的矿产资源。可能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你看咱们国家,也是960万平凡公里的面积。说起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也就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小那么一点,可为啥一到了贵重资源这一块,咱们就什么都缺呢?不但没有足够的原油,还没有足够的天然气,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你在看看,世界上那几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咱且不说米国这样天赋异禀的家伙了。就说加拿大,和袋鼠国,人家虽然也有一些资源比较缺乏,但说到石油,天然气这样的能源性资源,人家却啥都不缺,这到底是为啥呢?其实这主要还和地壳板块的稳定性有关。大家如果有条件,不妨可以打开地图,尤其是带地理板块特性的地图。可以看看地球上几大主要的地震带分部,就能明白为啥咱们这么缺乏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了。像原油和天然气这种资源,基本都是埋藏在地面下的液体和气体。所以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他们只能储存在地址板块相对稳定的地区。也就是说地震带少的地方。如果地震频发,那么埋藏在地表下的油田,要么就会随着地址板块的断裂,直接下限埋藏到更深的地方。要么就是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成了泥沙。在不就是直接浇到了岩浆里,在随同火山一起喷发出来。至于埋藏在地下的气体,比如天然气,那就更是如此了。如果以前是在地质板块非常不稳定的地带,一场小规模地震,就会把储存气体的天然‘气罐’给震破了。那么气体不是直接窜出地面,挥发到空气里,就是直接伴随地下水冒出来了。这就是为啥温泉水,都会伴随着一股难闻的气味的主要原因。而说起地址板块稳定,那你就又不得不佩服北美大陆真的是天赋异禀了。他们周边,除了靠近太平洋这一带,又那么一条狭长的地震带之外,而且还大多处于海上。在他们本土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什么大型的地震带。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国土下面会埋藏着那么多各种各样丰富的资源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什么,他们不缺油气资源的主要原因。而反观我国,这特娘的就悲催了。东部临海地区,就紧邻着太平洋地震带。而西部地区,那么多山,只要学过地理常识的都知道,那么多山区就是地壳震动过多造成的。尤其是西部地区,我们的西川盆地,那里就更是位于一个知名的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西南几省更是时不时,就会传出某某地发生地震的消息。正因为这样的地形地势,所以从地理角度来说,咱们境内就很难能发现大型的油气田。所以尽管我们知道氦气的重要性,也在本国境内,进行过多次的国土勘察。可惜找来找去,也就在东北地区,环渤海一带,还有苏北地区,找到了那么一些天然气田。而且这些天然气田,也都伴生又一些氦气矿。但问题是氦气的含量都少的可怜,一大片区域,也许打上百口井,最后也就又一口井里打出来的天然气,适合提炼氦气。这样一来,你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专门为了一口井,而开建一个氦气提纯工厂吧?所以我们基本已经放弃了在东部地区寻找天然气田和氦气资源的念头。于是又掉头向西,开始寻找。果然在西川盆地,我们找到了一个油气田,出产的天然气经过测试,已经具备了工业价值。这里的天然气里的氦气含量,居然‘高达’百分之零点二。虽然比起米国天然气田的氦气含量,平均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数据,我们天然气的氦气含量,显得尤为可怜。但好歹也算具备了开采提炼的价值不是……不过咱们却并没在西川地区建设氦气提纯工厂。因为那里的地理环境实在太差了…没错,就是因为那里地震不断。可能大家日常没什么感觉,事实上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一只不停在地震的。可能别的地区,脚下的地震频率也就是隔三差五会有一次,而且级别也不是太高,所以人们根本没什么感受。但在西川就不一样了,小规模地震次数太频繁了。也许级别不高,很多人都感受不到,但是对于工业生产而言,这就太不利了。尤其是像氦气提纯,这样的对环境要求相对比较苛刻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