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合其他 > 策行三国 >
        孙策嘴角微挑,脸上在笑,眼神中却没什么笑意。如果李儒所说的就是贾诩的意思,那贾诩就不仅是投机,更有威胁的成份。

        “先生所言,我可以理解,但先生觉得贾文和会有机会吗?”孙策习惯性的捻着手指,不快,却很坚决,仿佛将什么东西置于指间,耐心的研磨,一直到磨为齑粉。

        “贾文和虽习儒术,实则近道,凉州名士阎忠称其有良平之才。”

        “先生的意思是说贾文和有六出奇计,助天子反败为胜?”

        “或者助大王一臂之力。”

        “他能助我什么呢?”

        “比如稳定凉州,重开西域。”李儒缓了缓语气,又诚恳地说道:“韩遂、马腾没有这样的眼界,当年阎忠就看不上他们,大王也不要对他们期望太高。”

        孙策盯着李儒看了半晌,没有再问,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浓,渐渐多了几分讥讽。贾诩有什么办法助天子以败为胜,李儒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就算他知道,他也不会轻易地说出来但安定凉州就已经有足够的份量了。

        这也是李儒一开口就提百年羌乱的原因。

        细细想来,凉州对于中原的作用比幽州、并州更重要,因为凉州不仅有骏马,还有通往西域的商路。这条商路不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文化交通之路,还是玉石之路。即使仅战马而言,凉州及西域的战马也要比幽州、并州的战马更优越,尤其是甲骑。

        失去了幽并,只要凉州在手,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失去了凉州,幽并也守不住。汉武帝征讨匈奴之前先取凉州,断匈奴右臂。东汉失去了对凉州的控制,凉州成为困扰朝廷百年的溃疡,最后吸干了朝廷的血,加速的政局的崩坏。

        凉州对于中原政局的安危影响之大,并不需要穿越千年的见识,稍有常识都可以看得到。贾诩以此为谈判的条件,份量很重。但是,人都有局限性,贾诩虽有智慧,毕竟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也没看透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我这么辛苦的运筹帷幄,这么耐心的积聚力量,不就是想用文明战胜野蛮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