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合其他 > 策行三国 >
        曹C思前想後,将孙策秋後可能亲征益州的消息告诉了冯鸾。

        冯鸾心情很复杂,半天没说话,捻断了好几根胡须。

        很显然,孙策不接受他们的条件,两面逢源的可能不存在了。他们只剩下两种可能:一是接受孙策的条件,交出土地;一是支持曹C,继续战斗。

        继续战斗有两种结果:若是挡住了孙策,就有机会b他接受条件,所得甚至会超过他们预期。若是挡不住孙策,他们将一无所有。

        能不能挡住孙策?谁也不敢断言。战场上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按理说,益州东有巫山、长江之险,北有巴山之固,强行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凡事都有意外,吴军的JiNg锐人所共见,徐晃不就在八蒙山站稳了脚跟,像一根钉子,牢牢地钉在曹C的咽喉上?

        如果吴军将士都像徐晃这麽善战,那就不用打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吴军怎麽可能都这麽善战呢,h忠不就被曹C挡在滚龙坡,前进不得?相b之下,巫山、长江可b滚龙坡险峻多了,锦帆贼甘宁都未能逆流而上,孙策又能强到哪儿去。

        就此而言,孙策亲征正说明h忠无法取胜,不得不倾国一战。他们已经证明了益州的实力。

        冯鸾左思右想,难以决断。他对曹C说,这件事关系重大,请大王容臣仔细思量。

        曹C理解冯鸾的心情,答应了。

        冯鸾很快召集宕渠大族代表商量对策。他没敢透露孙策即将亲征的消息,只是与众人商量,如果孙策不答应蜀王议降的条件,增兵攻蜀,该当如何?

        结果正如他所料,众人意见分歧明显。有人认为曹C不是孙策对手,不如早降,以免倾覆之祸。有人认为孙策也并非不可战胜,就算要降,也应该击退孙策之後再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