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言 > 国色无双 >
        “这么严重?”殷如行咋舌,“请个真言要好多钱吧。”

        “也不尽然。”采桑俨然一副宝相庄严的姿态,说着深奥的哲理:“多大能力就负担多少,无需勉强。慈云大师说过,穷苦人家哪怕捐助一文钱也是诚心之举。想要请回真言、真佛。只在大殿一侧烧香叩拜,自可取回。”

        “是否要捐香油钱?”殷如行最关心这个。没办法,现代人在旅游景点厮杀出来的通病。

        采桑瞪了她一眼:“休要胡言。”不再理她。

        殷如行郁闷了一下,只得自己观察。这才发现,由于她们是贵人上香,普济寺采取了半封闭形式,正殿暂时封闭,只给她们一家使用。待得上香完毕后,再度对外开放。而烧过香的柳氏一行人,则去后殿歇息,从事其它的佛事活动。比如和住持喝喝茶,听听讲经,抽签问凶吉等等。

        苏家‘VIP’游览团在大殿里烧了高香。柳氏捐助的香油钱是满满一匣子银元宝。普通侍女端不动,找了个力气大的长随交给了寺中僧人,放在案桌上都能听见沉甸甸的一声“咚”响。

        柳氏闭目合指,对着烟熏雾绕的金身佛像喃喃低语,似乎这样就能得偿心愿。拜佛完毕后,她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后殿,据说是让慈云大师面对面的传诵给两个孩子真言佛号,这是最高档的待遇。

        柳氏带着秋妈妈和几个心腹走了,剩下的丫鬟仆役们她也不拘着,随她们自由行动。殷如行就在自由行动的人里面。她的木板由于体积太大,留在马车里没有背上山。此时正四处乱看,见着几个丫鬟说去杏花林拜佛塔,立刻不动声色的尾随而上。

        她们这头离开了,那一边普通的上香群众也被放了进来,大殿里重新恢复了人来人往。

        顺着一条幽静的青石小径,穿过杏花林,一片空地上屹立着一座七层宝塔。塔身描画着彩绘佛教故事,琉璃铺就的飞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在塔下,需仰的脖子发酸才能看见云霄中的塔顶。这样一座建筑,足以震撼瞎掉当地人的眼睛。

        虔诚的善男信女们跪在塔下磕头叩拜。据说,塔中供奉着许多祈福人的名讳,在塔中供奉一年,便可保佑一年平安。

        当然,这个供奉不是白供奉的。同样要捐助钱财。不过除了殷如行,没有人会对此有什么想法,仿佛这样是天经地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